北京160万名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 多所中小学校开学典礼融入“龙”文化

发布时间:2024-06-17 11:04:12 来源: sp20240617

  2月26日,北京全市160万名中小学生迎来春季学期,各学校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温暖的氛围迎接孩子们“回家”。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为了让同学们平安开心地开启新学期,市教委联合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开学日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保障工作,并明确要求灵活开校门时间、学生即来即进校。

  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要求各学校切实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复课检诊等制度。北京市城管执法局提前部署,要求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秩序开展摸排,整治店外经营、违规户外广告牌匾等问题,检查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企业燃气安全,排查消除燃气安全隐患。

  根据北京市教委此前发布的校历,义务教育阶段春季学期持续至7月7日,7月8日至8月31日放暑假;非义务教育阶段春季学期持续至7月14日,7月15日至8月31日放暑假。

  灵活开校门时间 做到学生即来即进校

  春季学期开始,通学车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由城四区扩展到城六区和通州区、大兴区等8个区。北京市教委要求各试点区校要认真总结试运行和演练的工作情况,特别是学校端接送组织要严密无漏项,志愿者的配合要主动无缝隙。要“一校一方案”“一线路一流程”“一车一措施”来定人定岗定责任,确保全要素、全流程都在计划中,都有应急方案。

  针对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北京市教委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学生上下学交通组织方式,落实错峰上下学、校门值班管理、小黄帽路队制等措施。

  “各学校要认识到收心需要一个过程,要宽松对待早到迟到学生,要灵活开校门时间,做到学生即来即进校,不在学校门前聚集等待;学生放学没有家长接送时,要做好专人看护,直到家长接走。”北京市教委表示,家长开车接送孩子时,要安排“四支队伍”及时开车门,接送孩子,做到车辆即停即走;值班校领导和老师要统筹组织好上下学校门口附近交通秩序维护,联合警察队伍、高峰勤务等人员做好规劝、引导和疏导等交通保障工作。

  开展中小学生“一校一品”体育教改试点

  新学期开始,北京市教委提出要将“高质量”贯穿整体工作。其中,在系列实验区实验校建设方面,北京市将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课程体系,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同时全面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支持指导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科学教育素养。还要构建“宽门槛、多通道、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青少年创新学院的重要作用,统筹首批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市教委提出新学期要深入实施体育评价改革,开展中小学生“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试点。并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监测干预,建好用好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开学

  “舞龙送祝福”、巧取“龙”珠、“龙”重登场……2月26日,北京新学期开学首日,中小学生回到校园。多校以“龙”文化为主题设计开学典礼,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仪式中,为学生们带来满满仪式感。

  ●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

  巧取“龙”珠 开启新校址学习新生活

  2月26日上午,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2024年春季“辰风圆梦向未来”主题开学典礼在该校新校区举行。

  早上入校时,师生随机领取了“龙”珠,这是一款学生设计的钥匙扣,内含一个站位数字。仪式开始前,师生根据随机领取的数字,找到集合位置对应数字站立,全体学生共同组成“中堂”二字,开启新校址的学习生活。

  “进入甲辰龙年,我们十一中堂的师生回到了新校址,我们将以项目式学习开展更多有意义有意思有可能的课程。”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学生中心副主任范晨说。

  开学第一天,学校开启了集体生日的重头戏,该校执行校长章巍为10名在2月份过生日的同学送上原创祝福贺卡。而这10名同学则把这份幸福通过抽取小龙珠传递给另外一位老师或同学。这20名师生在中午共同前往学生餐厅生日角,品尝代表着成长的生日蛋糕和生日面,共享这份甜蜜。

  ●丰台区太平桥学校

  生旦净丑粉墨登场开启新学期第一课

  昨日7点45分,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学校的部分同学第一次乘坐通学车来到学校,开启新学期。该校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启开学第一课。

  手工制作的灯笼、剪纸窗花、手写对联和福字、手绘年画……校门口,同学们带来了自己在假期创作的以春节文化、龙文化为主题的手工艺术作品,一一进行展示,并作为新学期第一份作业张贴在校门口的展板上。老师也为同学们送上了用硬笔、软笔书写的新学期贺卡。

  学校戏曲社团成员扮演的老生、花旦等各个行当的同学粉墨登场,带来选段表演在门口迎接同学们回归校园,营造新学期的氛围和仪式感。

  学校相关负责人指出,戏曲、书法、剪纸、篆刻、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学校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太平桥学校以开学第一课为始,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到学校主阵地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让课堂有创新、学生更受益、文化再发展。

  ●海淀区实验小学九一分校

  学生们展示隶、楷、小篆等不同字体“龙”

  2月26日7点半起,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九一分校西校区校门口陆续有学生入校,在一声声问好中,全校近八百名学生陆续走入学校。

  早上7点半,六年级学生郭铭雅就来到了学校。这是她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寒假了,她告诉记者,“寒假跟随爸爸妈妈去了很多地方旅游,感受到了当地文化。”

  四年级学生王睿松寒假期间出去旅游了,“比如香港、澳门,还去了越南。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坐邮轮了。”王睿松告诉记者,寒假期间学习了很多与龙相关的成语并一口气说出龙凤呈祥、龙争虎斗、龙行龘龘、龙马精神等。

  “我要好好学习,争取拿到市三好学生”“我特别想见我们班学霸,假期想加他微信没加上”“希望我的数学成绩能好一点儿”“语文要再好一点儿”……新学期正式开启,不少学生立下了新的学习目标和新学期最期待的事。

  记者注意到,当天,还有学生身穿马面裙来到学校。三年级学生高灿一和邵婉然都是“盛装”亮相,两人都将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进行一个与甲骨文有关的节目表演。

  “以前开学典礼我都是观众,这次不一样了,我要在台上表演。”对于开学,邵婉然充满了期待。高灿一则告诉记者,为了能多了解甲骨文,寒假期间自己还和爸爸妈妈去了国家典籍博物馆。

  当天,海淀区实验小学九一分校正式揭牌“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学研究基地”,成为北京市第一所甲骨文教学研究基地校。该校还举行了以“赓续甲骨文明 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开学典礼,学生和老师一起登台分享了龙年有关的习俗和寒假期间探秘甲骨文的收获。

  “你们猜这是什么字?对,这是甲骨文的‘龙’字。”在“龙年说龙”节目中,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了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龙’字的演变、北京的龙脉等知识,现场学生们还展示了隶书、楷书、小篆等不同字体的龙字的书法作品。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

  同学们写下新学期目标“种”在“愿望树”上

  2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开学典礼上,清昌舞龙队闪亮登场,四条“祥龙”在老师同学们的合作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时而摇头摆尾,时而左顾右盼,时而频频颔首……精彩表演赢得了在场阵阵掌声与欢呼声。在乐声中,该校执行校长徐海鹰为祥龙画龙点睛,清昌学子就此开启了新学期。

  “舞龙表演精彩纷呈,而我们学校也有三条‘龙’。”典礼上,徐海鹰为大家送上新学期的寄语。“第一条是清昌之‘龙’,2024年是清昌建校的第三年,我们将迎接第一届初三、高三毕业年级,迎接中考和高考的考验;第二条是清小昌之‘龙’,过去一年,小学部的同学们表现非常优秀,在科技、绘画、体育、舞蹈、唱歌比赛中斩获佳绩,表现出龙的气韵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