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大伙叫我‘田师傅’”(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发布时间:2024-06-01 13:10:54 来源: sp20240601

  田泽轩在为果树修剪枝叶。   本报记者 吴 君摄

  田泽轩(右二)在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   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田泽轩,1958年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县红土乡,恩施市七里坪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服务站农技员。自1980年工作以来,他已为当地农民服务了40余年。他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研究并推广鱼腥草种植技术,助力农民增收,曾获恩施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田师傅!”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七里坪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服务站,听到这个称呼,一位身材瘦小、皮肤黝黑、身背草帽的老人立刻应了一声。“喜欢大伙叫我‘田师傅’,习惯了!”农技员田泽轩笑着说。

  对田泽轩来说,“田师傅”不仅是个亲切的称呼,更是个干了40余年的职业。现在,年过六旬的他每天仍忙忙碌碌:“我喜欢在田里忙活,心里踏实。”

  “农技员就是给庄稼看病的医生,每天要和庄稼待在一起”

  1958年,田泽轩出生在湖北省恩施县红土乡,从小便跟着家人干农活。

  “那时候农业技术落后,农业技术人才缺乏,几个乡都不一定有一名农业技术员,庄稼遇到病虫害,老百姓只能干着急。”1977年,初中毕业后在家种了几年地的田泽轩考取了恩施农业学校(现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并选择粮食生产专业。“不为别的,就是想帮农民种好地。”田泽轩说。

  当年,与田泽轩一起入学的只有40人,在当时他们都算是紧缺的农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