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微观察丨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干?“新年第一课”这样讲

发布时间:2024-06-16 12:49:37 来源: sp20240616

1月1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习近平总书记亲授“新年第一课”,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新年第一课”聚焦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更加凸显其重要作用与意义。

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时政微观察》和你一起梳理解读。

路如何走,方向很重要。

在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

围绕这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总书记强调了“八个坚持”。

这“八个坚持”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整体。

方向明确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把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走深走实。

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将金融工作上升到更高战略高度。

建设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在16日的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六个强大”,指明了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路径——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明确要求,要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大楼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做好金融工作,首先要使其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五篇大文章”所涉及的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和经济金融结构优化的着力点等重要领域,其实质性要求是在中长期调动更多的金融资源,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国家战略性重点领域建设。

如今,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多达4000多家,5家大型商业银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和全球第二大保险、股票、债券市场,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普惠金融走在世界前列……金融体系为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月17日,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2% ,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其中,金融业增长6.8%。

金融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全局观念,以全面系统的战略思维统筹兼顾、系统安排,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没有发生系统性危机,并不是我们没有遇到风险,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时刻把防控风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有力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

坚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课题。

两个多月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2023年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

“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个多月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聚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一重要任务并作出部署。

在这次的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在总书记的重要部署中,贯穿着一个“严”字——风险处置过程中要坚决惩治腐败,严防道德风险;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回顾2023年,金融反腐力度空前,百余名金融系统干部被查。这释放出我们党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的决心。

猛药祛疴治已病,抓早抓小治未病,正是为了让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我在上海工作时,抽了一天的时间,跑了好几家金融机构,其中就包括上期所。当时期货还在摸索阶段,